成语

水火不辞

指不避艰险。同水火不避”。

水火不辞

读音(发音): shuǐ huǒ bù cí

详细解释(意思):指不避艰险。同水火不避”。

出处(典故):

示例:

成语"水火不辞"逐字解释

"水"字解释: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

 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水shuǐ

 ⒈一种无色无味无臭而透明的液体,它是氢和氧的化合物节约用~∪开~。

 ⒉河流汉~。湘~。

 ⒊江、河、湖、海洋等的通称隔~相望。~路运输。

 ⒋泛指汁液药~。汽~。菊花~。

 ⒌指用水洗的次数这衣服已洗过两~。

 ⒍旧时指银子的成色,后来转指补贴、汇费贴~。汇~。

 ⒎

 ⒏

 ①静水的平面。

 ②达到的程度学识~平。

 ⒐

 ①以海平面为基点,对地面高低的测定标准。

 ②对事物要求的标准。

 ⒑

 ⒒
"火"字解释: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又如火链(

 火huǒ

 ⒈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烈~熊熊。若~灼人。〈喻〉紧急~速增援。十万~急。

 ⒉焚烧~攻。〈喻〉急躁,发怒~气大。他冒~了。莫发~嘛。

 ⒊红色~鸡。

 ⒋同"伙"~伴。

 ⒌兴隆生意~起来了。

 ⒍中医指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症状的病因上~了。要败~。

 ⒎五行之一金木水~土。

 ⒏〈古〉兵制,十人为"一火"。

 ⒐枪炮弹药军~库。开~炮轰。

 ⒑

 ⒒

 ⒓

 ①作战时双方枪炮子弹交接的地带。〈喻〉斗争最尖锐最激烈的地方。

 ②电路中输送电的电源线。

 ⒔

 ⒕

 火huō 1.方言。缺豁。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辞"字解释:辞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同本义 

 辞,讼也。--《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

 善于辞案条教。--《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

 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书·吕刑》

 口供 

 明清于单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书·吕刑》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礼记·大学》

 其次不辱辞令。--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辞布者。--《周礼·司市故书》。司农注辞布,辞讼泉物者也。”

 狱辞无谋故者。--方苞《狱中杂记》

 有诏即讯,辞服。--《汉书·赵君韩张两王

 辞 cí

 ①优美的语言;言词~藻、修~。

 ②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赋、楚~。

 ③古体诗的一种《木兰~》。

 ④告别;告辞~行。

 ⑤辞职。

 ⑥辞退解雇。

 ⑦躲避;推托推~、不~劳苦。

 【辞呈】向上级请求辞职的呈文。

 【辞赋】文体名称『代时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辞指楚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赋是汉代的一种特定文体,它继承了楚辞形式上的一些特点,又较多运用散

 文手法,与辞已不相同。

 【辞格】积极修辞的各种格式。如比喻、借代。又称修辞格。

 【辞海】

 ①书名。陆费逵等编。1936年中华书局初版。为综合性大型词典。收单字13000多,词语77000条左右,兼有字典和词典性质,通称旧辞海。

 ②书名。辞海编辑委员会编。1965年出版未定稿,1979年出版三卷本,1980年出版缩印本。收单字14872个,词目91706条,内容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以及

 各学科名词术语等。为常用的语文工具书。通称新辞海。1989年修订后再版。

 【辞令】社交场合应对得体的话语外交~、善于~。又作词令。

 【辞书】字典、辞典、百科全书、专科辞典的统称。

 【辞源】

 ①书名。陆尔奎等1908年编纂。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为中国现代第一部综合性辞典,通称旧辞源。

 ②书名。1979年出版。主要作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全书共收单字12890个,词语84134条,收词范围一般到鸦片战争为止。内容以旧有辞书

 、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现代辞书特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结合书证,重在溯源。为常用的文史工具书。通称新辞源。

 【辞藻】见【词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