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十不当一

十个不抵一个。谓人虽多但不顶用。

十不当一

读音(发音): shí bù huò yī

详细解释(意思):十个不抵一个。谓人虽多但不顶用。

出处(典故):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土山平陵,漫衍相属,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也,步兵十不当一。”

示例: 后诮杨再思、李峤、姚元崇等曰‘休瓃练知边事,卿辈~。★《新唐书·唐休瓃传》

十不当一成语接龙

一丁不识 一不做,二不休 一不压众,百不随一 一不扭众 一世之雄 一世龙门 一丘一壑 一丘之貉 一丝一毫 一丝不挂 一丝不紊 一丝不苟 一丝两气 一丝半粟 一个半个 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个萝卜一个坑 一串骊珠 一举一动 一举万里 一举三反 一举两全 一举两得 一举千里 一举成名 一举手之劳 一之为甚 一之已甚 一之谓甚 一乱涂地 一了百了 一了百当 一事不知 一事无成 一五一十 一些半些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一人之交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敌 一人有庆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一介不取 一介不苟 一介之善 一介之士 一介之才 一介书生 一仍旧贯 一代不如一代 一代宗臣 一代文宗 一代楷模 一代谈宗 一代风流 一代鼎臣 一以当十 一以当百 一以贯之 一传十,十传百 一体同心 一佛出世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一倡一和 一倡三叹 一倡百和 一偏之见 一偏之论 一傅众咻 一元复始 一元大武 一决胜负 一决雌雄 一刀两断 一刀两段 一刀切 一分一毫 一分为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切万物 一切众生 一则一,二则二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一刻千金 一剑之任 一力承当 一动不如一静 一劳久逸 一劳永逸 一匡九合 一匡天下 一十八层地狱 一十八般兵器 一十八般武艺

成语"十不当一"逐字解释

"十"字解释: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

 十shí

 ⒈数目字~羊九牧。

 ⒉完全,〈表〉到达顶点~足。~全~美。~分感谢。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当"字解释:当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对等;相当于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面对着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
"一"字解释: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