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山之玉
昆山昆仑山。昆仑山的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昆山之玉
读音(发音): kūn shān zhī yù
详细解释(意思):昆山昆仑山。昆仑山的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出处(典故): 无
示例: 无
昆山之玉成语接龙
玉不琢,不成器
玉佩琼琚
玉关人老
玉减香消
玉减香销
玉卮无当
玉友金昆
玉叶金枝
玉圭金臬
玉堂人物
玉堂金马
玉宇琼楼
玉尺量才
玉律金科
玉惨花愁
玉成其事
玉成其美
玉振金声
玉昆金友
玉柱擎天
玉树临风
玉树琼枝
玉树芝兰
玉楼赴召
玉毁椟中
玉汝于成
玉洁冰清
玉洁松贞
玉润冰清
玉润珠圆
玉液琼浆
玉液金波
玉液金浆
玉清冰洁
玉漏犹滴
玉燕投怀
玉石不分
玉石俱摧
玉石俱焚
玉石俱碎
玉石同沉
玉石同碎
玉石杂糅
玉石混淆
玉石皆碎
玉石相揉
玉砌雕阑
玉碎珠沉
玉碎香残
玉碎香消
玉碎香销
玉箫金琯
玉箫金管
玉粒桂薪
玉貌花容
玉质金相
玉走金飞
玉软花柔
玉食锦衣
玉骨冰肌
成语"昆山之玉"逐字解释
"昆"字解释:昆〈副〉 (会意。从日,从比。金文字形,表示二人在日光下并肩行走 。本义一起,共同) 同本义 昆,同也。--《说文》 理生昆群。--《太玄·玄摛》 格也乖而昆也同。--《太玄·玄错》 昆仑旁薄幽。--《太玄中》 噍噍昆鸣。--扬雄《羽猎赋》 又如昆群(同群) 后,然后 魂兮归徕,正始昆只。--《楚辞》 昆 〈名〉 哥哥,胞兄 昆,兄也。--《广韵》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诗·王风·葛藟》 昔有昆弟三人。--《列子》 又如昆友(兄弟和朋友);昆仲(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昆玉(对别人兄 昆( ⒌崑)kūn ⒈哥哥布衣(老百姓)~弟。~仲(称别人的兄弟)。 ⒉子孙,后裔后~。炎黄之~。 ⒊众多。 ⒋一齐,共同啾啾~鸣。 ⒌ 昆hùn 1.混同。
"山"字解释: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之"字解释: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玉"字解释: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 玉yù ⒈一种珍贵的矿石,质细而坚硬,有光泽,微透明,可雕琢成簪、环等装饰品。〈喻〉洁白、美丽~颜。~龙。~人。 ⒉敬词~体。~照(人像照片)。 ⒊ 、穗可作饲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