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紫腰金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衣紫腰金
读音(发音): yī zǐ yāo jīn
详细解释(意思):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出处(典故): 宋·无名氏《灯下闲谈·掠剩大夫》见一人衣紫腰金,神清貎古。”
示例: 无
衣紫腰金成语接龙
金丹换骨
金人三缄
金人之箴
金人之缄
金人缄口
金光盖地
金兰之交
金兰之友
金兰之契
金刚努目
金刚怒目
金刚眼睛
金匮石室
金印紫绶
金友玉昆
金口御言
金口木舌
金口玉牙
金口玉言
金口玉音
金台市骏
金吾不禁
金城千里
金城汤池
金城石室
金声掷地
金声玉振
金声玉服
金声玉润
金声玉色
金壶墨汁
金字招牌
金尽裘弊
金尽裘敝
金屋之选
金屋娇娘
金屋藏娇
金屋贮娇
金戈铁甲
金戈铁马
金戈铁骑
金断觿决
金无足赤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金昭玉粹
金枝玉叶
金枷玉锁
金榜挂名
金榜题名
金汤之固
金波玉液
金浆玉液
金浆玉醴
金淘沙拣
金玉之言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金玉其质
金玉满堂
金玉良缘
金玉良言
金玉锦绣
金璧辉煌
金瓯无缺
金瓶落井
金相玉式
金相玉振
金相玉映
金相玉质
金石不渝
金石丝竹
金石为开
金石之交
金石之功
金石之坚
金石之策
金石之言
金石之计
金石交情
金石可开
金石至交
金石良言
金碧荧煌
金碧辉映
金碧辉煌
金科玉律
金科玉条
金科玉臬
金章玉句
金章紫绶
金童玉女
金篦刮目
金精玉液
金紫银青
金翅擘海
金舌弊口
金舌蔽口
金蝉脱壳
金谷酒数
金貂取酒
金貂换酒
成语"衣紫腰金"逐字解释
"衣"字解释:衣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服装 衣yī ⒈上衣。泛指衣服~裳。内~。~冠楚楚。 ⒉包在物体外面的胞~。糖~炮弹。 衣yì穿~轻裘。~羽绒服。
"紫"字解释:紫 (形声。从糸,此声。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同本义 紫,帛黑赤色也。--《说文》 恶紫之夺朱也。--《论语》。孔注间色之好者。” 玄冠紫緌。--《礼记·玉藻》 紫衣狐裘。--《左传·哀公七年》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 紫绮为上襦。--《乐府诗集·陌上桑》 佩紫怀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披紫衣。--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 披紫裳。 绾黄纾紫。--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紫棠色(黑里带红的颜色);紫玉(紫色的宝玉;箫笛。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称箫笛为紫玉);紫 紫zǐ ⒈红与蓝合成的颜色万~千红。 ⒉
"腰"字解释:腰 (形声。从肉,要声。本作要”。本义紧接肋或胸以下的部分;胸和髋之间的身体的一部分) 同本义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后汉书》 又如腰板(人的腰和背。多就姿势而言。亦借指体格);腰腿(腰部和腿部的活动能力) 肾脏的俗称 指所穿衣服在身体的腰部的部分 缝在衣服里面的或旁边开口的小袋 指某物的中部或中间部分 半山腰 又如腰房(两进院子中间的房子);腰封(束在礼品中间的绢带,上面写明送礼者和收礼人的名号);腰门(中门 腰yāo ⒈身体的中部,胁下胯上的部分~部。弯~。 ⒉裤、裙等围腰的部分裤~。 ⒊事物的中间、中段或当中狭窄像腰的部分山~。~。 ⒋ ⒌
"金"字解释:金〈名〉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说文》 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尔雅·释地》 系于金柅。--《易·妒》 惟金三品。--《书·禹贡》。注铜三色也。” 项掣金锁。--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白金(铂的通称;古代指银子);金背(镜子);金钥(门销或金属门 金jīn ⒈金属元素之一。符号au。通称"金子",黄赤色,质软,延伸性强,它是一种贵重金属。可做硬币、日常生活用品、装饰品等。 ⒉金属的通称五~∠~。 ⒊钱现~。奖~。基~。 ⒋〈喻〉尊重,尊贵~言。 ⒌〈喻〉坚固~石之交。固若~汤。 ⒍打击乐器~鼓齐鸣。 金jìn 1.一说通"唫"。参见"金舌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