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心骇目
形容使人惊异。
洞心骇目
读音(发音): dòng xīn hài mù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使人惊异。
出处(典故): 宋·杨万里《答周监丞》‘濯龙’二大字,洞心骇目,得未曾有。”
示例: 初不知异闻之有录也。一日出示,余~,多闻所未闻者。★清·卢文弨《跋》
洞心骇目成语接龙
目下十行
目不交睫
目不别视
目不忍睹
目不忍见
目不忍视
目不斜视
目不暇接
目不暇给
目不知书
目不窥园
目不给赏
目不苟视
目不见睫
目不识丁
目不识书
目不转睛
目不邪视
目中无人
目乱睛迷
目乱精迷
目交心通
目使颐令
目光如炬
目光如豆
目光如鼠
目光炯炯
目兔顾犬
目击耳闻
目击道存
目别汇分
目动言肆
目定口呆
目怔口呆
目成心许
目指气使
目挑心悦
目挑心招
目挑眉语
目攋耳染
目断魂销
目断鳞鸿
目无三尺
目无下尘
目无余子
目无全牛
目无尊长
目无法纪
目无王法
目染耳濡
目治手营
目注心凝
目注心营
目濡耳染
目牛无全
目目相觑
目眐心骇
目眢心忳
目眦尽裂
目眩头昏
目眩头晕
目眩神摇
目睁口呆
目睫之论
目睹耳闻
目瞪口僵
目瞪口呆
目瞪口张
目瞪口歪
目瞪口结
目瞪心骇
目瞪舌强
目瞪舌彊
目瞪舌挢
目知眼见
目空一世
目空一切
目空余子
目窕心与
目若悬珠
目见耳闻
目语额瞬
目达耳通
目迷五色
目送手挥
目逆而送
目酣神醉
目量意营
目食耳视
成语"洞心骇目"逐字解释
"洞"字解释:洞 (形声。从水,同声。本义水流急) 同本义 洞,疾流也。--《说文》 幽深 广阔 深 清澈 透彻 洞 窟窿;孔穴 心气内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注洞,谓中空也。” 港洞坑谷。--马融《长笛赋》 距洞百余步。--宋·王安石《 洞 dòng ①物体中间穿通的部分或凹入较深的部分山~。 ②透彻;深入~察。 ③称说数字时用来代替'零'。 【洞察秋毫】见【明察秋毫】。 【洞房花烛】新婚之夜,洞房里点着花烛。形容结婚时隆重喜庆的景象。洞房深邃的内室,指新房。花烛雕绘着花彩的红烛,表示吉祥喜庆。 【洞见症结】很清楚地观察出或了解到事物的问题和毛病所在。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面积282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4.5米。以产鱼和'湘莲'著称,是我国最大淡水养殖基地之一。 【洞悉】很清楚地知道。 【洞烛其奸】形容看透了对方的阴谋诡计。烛明亮;清楚。 洞tóng 1.见"澒洞"。 2.见"洪洞"。
"心"字解释: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靋,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胕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 心xīn ⒈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脏器~脏。 ⒉习惯上将思想的器官和思念、感情等都说成"心"~思。~情。~得。热~。谈~。开~(欢乐)。用~学习。一~一意。无贪财之~。 ⒊中央,居中的中~∷~∮~。圆~。 ⒋星宿名,也叫"商"。二十八宿之一。 ⒌ ⒍ ⒎ ⒏ ①气量,胸襟。 ②志向,抱负。 ⒐ ①感觉、情绪、思维等活动的总称。 ②人的想法、内心活动情况他的~理状态好吗? ⒑ ①出自内心的,真心实意~腹话。 ②〈喻〉要害,严重~腹之患。 ③〈喻〉亲信的人这人是他的~腹。 ⒒ ⒓ ⒔ ①做了坏事或错事常常惊怕做贼~虚。 ②气馁,缺乏自信。
"骇"字解释:骇 (形声。从马,亥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骇,惊也。--《说文》 马方骇,鼓而惊之。--《汉书·梅乘传》 又如骇驷(狂奔的驷马) 惊骇;惊诧;惊动 录事骇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骇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虎大骇。--唐·柳宗元《三戒》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欧阳修《相州昼锦堂纪》 又如骇汗(因惊恐而流汗);骇浪(骇人的大浪);骇突(受惊而乱窜);骇殚(惊惧) 震动 而国人大骇。--《战国策·宋策》 庶人骇政。--《荀 骇hài马受惊马~。〈引〉惊恐,害怕惊涛~浪。~人听闻。
"目"字解释: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目 目mù ⒈眼睛~不暇接。有~共睹。 ⒉看众~睽睽。众~昭彰。 ⒊孔,网眼网~。纲举~张。 ⒋名称,标题~录。书~。题~。 ⒌条文,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大纲细~。 ⒍ ⒎ ⒏ ⒐ ①射击、攻击或寻找的对象对准~标。 ②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奋斗的~标。 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