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囊妙计
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锦囊妙计
读音(发音): jǐn náng miào jì
详细解释(意思):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出处(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示例: 为什么叫麻烦?你的~在哪里呢?★叶圣陶《倪焕之》
锦囊妙计成语接龙
计上心头
计上心来
计不反顾
计不旋跬
计不旋踵
计不返顾
计伐称勋
计出万全
计出万死
计出无奈
计出无聊
计功受爵
计功受赏
计功程劳
计功行封
计功行赏
计功补过
计功谋利
计功量罪
计勋行赏
计合谋从
计将安出
计尽力穷
计斗负才
计无付之
计无复之
计无所之
计无所出
计无所施
计无由出
计无返顾
计日以俟
计日以待
计日以期
计日可待
计日可期
计日奏功
计日指期
计日程功
计日而俟
计日而待
计深虑远
计然之术
计然之策
计研心算
计穷力尽
计穷力屈
计穷力极
计穷力竭
计穷力诎
计穷势蹙
计穷势迫
计穷智极
计穷智短
计穷虑尽
计穷虑极
计穷途拙
计绌方匮
计获事足
计行虑义
计行言听
计较锱铢
计过自讼
成语"锦囊妙计"逐字解释
"锦"字解释:锦〈名〉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同本义 锦,襄邑织文。--《说文》。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絥。--《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古指锦袍 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锦jǐn ⒈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蜀~。~旗。~标。~绣。~缎。 ⒉色彩鲜艳华丽~霞。~羽。 ⒊
"囊"字解释:囊揣 同囊膪” 囊膪 囊〈名〉 (形声。大篆字形象两头扎起的口袋。本义有底的口袋) 同本义 囊,橐也。--《说文》 括囊。--《易·坤》。疏所以贮物。” 于橐于囊。--《诗·大雅·公刘》。传小曰橐,大曰囊。” 所载不过囊衣。--《汉书·王吉传》。注有底曰囊,无底曰橐。” 药囊提轲。--《战国策·燕策》 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马中锡《中山狼传》 置书囊中。--唐·李朝威《柳毅传》 锥 囊nāng 囊náng ⒈口袋,盛物的袋子麻布~。探~取物。~空如洗。 ⒉像口袋的东西胆~。 ⒊用口袋盛物~米。~沙堵水。 ⒋
"妙"字解释:妙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少,少亦声。美妙少女。本义美,好) 同本义 尽所历妙。--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天镜之句为妙;妙巧(美妙奇巧);妙香(特好的香气);妙丽(容貌美好);妙观(美妙的观察);妙引(佳美的文辞);妙色(庄严或美丽的色彩) 神妙 其当是其妙处不传。--《世说新语·文学》 又如妙理(神妙的道理);妙略(夺谋,妙计);妙契(神妙的契合);妙用(神妙的作用);妙笔(神妙之笔。指书画或文字的高手) 精妙;精微 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 妙(玵)miào ⒈美,好~语。美~。 ⒉奇巧,神奇奇~。巧~。~计。~用。~手回春。 ⒊小,微小纤~。 ⒋玄,深奥玄~。天下~理至多。 ⒌〈古〉通"渺"。深远~远不测。 妙miǎo 1.细小,微小。 2.远。
"计"字解释: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計,会算也。--《说文》 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管子·七发》 学书计。--《礼记·内则》 命农计耦耕事。--《礼记·月令》 计亿事。--《国语·郑语》。注算也。” 计日而待。--诸葛亮《出师表》 计日以还。--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而计其长。--明·魏学洢《核舟记》 蹄躰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计jì ⒈算,算帐,核算~算。共~。~日程功。 ⒉测量或检算度数、时间等的仪表温度~。记时~。 ⒊谋略,策略~谋。~策。~巧。妙~。奇~。 ⒋谋划,盘算~划。~出万全。父母之爱子,则为之~深远。 ⒌ ①争论,较量跟他~较,没意思。 ②盘算,比较她从不~较个人得失。 ③商量,打算他们~较了半天,也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