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以羊易牛

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以羊易牛

读音(发音): yǐ yáng yì niú

详细解释(意思):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出处(典故):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示例: 东床已招佳选,何知~;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成语"以羊易牛"逐字解释

"以"字解释: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

 的)

 使,令 

 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战国策》

 又如以彰

 以yǐ

 ⒈拿,把,用,将~礼相待。~理服人。~儆效尤。~退为进。~逸待劳。

 ⒉依,顺,按照~次进入。~此类推。

 ⒊因,因为不~人废言。不~失败而灰心。

 ⒋在,于(指日、时)~1921年7月1日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⒌来,目的在于学文化,~增长知识。遵守交通规则,~免发生车祸。

 ⒍连词~及。~至(一直到)。~致(因而)。所~。

 ⒎文言连词。用法同"而"城高~厚。地广~深。

 ⒏语气词。跟"可"、"得"、"足"、"能"、"堪"等连用可~合作。得~观赏。足~胜任。堪~媲美。

 ⒐放于位置词前〈表〉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五天~内。长江~南。七尺~下。

 ⒑

 ⒒〈古〉通"已"。已经固~怪之矣。

 ⒓
"羊"字解释:羊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同本义 
 
 羊,羊兽也。--《说文》。孔子曰半羊之字以形举也。”
 
 羊曰柔毛。--《礼记·曲礼》
 
 羊曰少牢。--《大戴礼记·少牢》
 
 食麦与羊。--《礼记·月令》
 
 兑为羊。--《易·说卦》
 
 杖汉节牧羊。--《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羊群里跑出骆驼来(喻指平常的人忽然变成了出类拔萃的人物了);羊群蚁阵(形容众多而聚集);羊酒花红(丰厚的赏赐和显赫的荣耀);羊车过市(比喻男子才美绝伦。
 
 羊yáng
 
 ⒈哺乳动物,反刍类。雄的有角,某些雌的也有角。有山~、绵~、黄~、羚~等多种。肉和乳供食用,毛供纺织,皮可制革,毛皮可做衣服等。羚羊角是贵重的药材。
 
 ⒉〈古〉同"祥"。
"易"字解释: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以大易小。

 弗敢易。

 易寡人之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楚人围宋,易子而食。--《左传·哀公八年》

 移风易俗。--李斯《谏逐客书》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如易筋经(讲武术的书,托名南朝梁代达摩和尚所作);易箦(换竹席。比喻行将死亡);易货(交换货物);易地(互换所处的地位;交换土地);易身(换位)

 改变,更改 

 狱词无易。--清·方苞《

 易yì

 ⒈好办,不费力容~。~如反掌。明白~知。简便~行。

 ⒉平和平~近民。

 ⒊改变,变换移风~俗。

 ⒋换,交易以物~物。国际贸~。

 ⒌轻视高祖(刘邦)为亭长,素~诸吏(素向来)。

 ⒍治,整治~田土。
"牛"字解释: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牛niú

 ⒈家畜,反刍类动物。有黄~、水~、牦~、瘤~等多种。我国产的黄~、水~,力大,能耕田、拉车等。奶、肉供食用。皮制革,骨和角可做器物。

 ⒉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