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覆盂之安
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亦作覆盂之固”。
覆盂之安
读音(发音): fù yú zhī ān
详细解释(意思):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亦作覆盂之固”。
出处(典故): 无
示例: 无
覆盂之安成语接龙
安不忘危
安之若命
安之若素
安乐窝
安于一隅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安于现状
安于盘石
安份守己
安内攘外
安分守己
安分守已
安分知足
安危与共
安危相易
安国宁家
安国富民
安土乐业
安土重居
安土重旧
安土重迁
安坐待毙
安堵乐业
安堵如故
安如太山
安如泰山
安如盘石
安如磐石
安宅正路
安安稳稳
安室利处
安家乐业
安家立业
安家落户
安富尊荣
安富恤穷
安富恤贫
安居乐业
安常习故
安常处顺
安常守分
安常守故
安常履顺
安心乐业
安心乐意
安心定志
安心落意
安忍无亲
安故重迁
安时处顺
安枕而卧
安步当车
安民告示
安然如故
安然无事
安然无恙
安生乐业
安生服业
安眉带眼
安神定魄
安老怀少
安良除暴
安若泰山
安营下寨
安营扎寨
安贫乐贱
安贫乐道
安贫守道
安身为乐
安身之地
安身之处
安身乐业
安身立命
安车蒲轮
安适如常
安邦定国
安邦治国
安闲自在
安闲自得
安魂定魄
成语"覆盂之安"逐字解释
"覆"字解释:覆〈动〉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同本义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覆舟斟寻。--《楚辞·天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庄子·逍遥游》 虽天地覆坠。--《庄子·德充符》 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又如覆盆(翻扣的盆子。比喻蒙冤不能辩白);覆手(把手反转过来。比喻事情容易办到);覆杯(倒置的杯子;倾杯畅饮);覆水(已倒出的水。喻事已成定局);覆篑(倒一筐土);覆醢 (倒去肉酱);覆酱烧薪(极言著作无价值 覆 fù ⒈翻,倒过来天翻地~。水则载舟,水则~舟。 ⒉遮盖,蒙上~盖。天~地载。 ⒊同"复 ⒈ ⒉"。 ⒋ 【覆灭】全部被消灭全军~灭。 ⒌ 【覆没】指翻船沉没。〈引〉全部被消灭敌舰~没于大海中。 ⒍ 【覆辙】翻车地方,留下的车轮痕迹。〈引〉教训不要重蹈~辙。 ⒎ 【颠覆】车翻倒。〈喻〉用阴谋手段推翻合法政府。也指政权垮台。
"盂"字解释:盂〈名〉 (形声。从皿,于声。皿表示器皿。本义盛饮食或其他液体的圆口器皿) 同本义 盂,饮器也。--《说文》 置守宫盂下。--《汉书·东方朔传》 操一豚蹄,酒一盂。--《史记·滑稽列传》 又如盂方水方(水因器成形。喻上行下效);钵盂(古代和尚用的饭碗);痰盂(盛痰用的器皿) 盛饭的器皿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汉书》 盂yú一种敞口的盛液体的器皿痰~。钵~。
"之"字解释: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安"字解释:安〈形〉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 ⒈平静,稳定平~ 。 ~定团结。 ⒉使平静,使稳定~慰。~民。 ⒊处理,放置,装设~排。~置。~装。~机器人。 ⒋存着,怀着~心赖账。 ⒌治理治~。~天下。 ⒍疑问词。哪里?怎么而今~在?~能见死不救? ⒎电流强度单位名称,安培的简称,代号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