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一動

成語:一舉一動

成語出處

一舉一動,這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於《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子無謂我言之不應也,吾豈不知一舉手之勞,而輕人命乎?”這個詞組描述的是人的每一舉動,無論大小,都可能對結果產生影響。它的意思強調行為的細微差異也能引起重大的後果,因此在使用時通常帶有警示意味,提醒人們要謹慎行事。

【近義詞】:

1. 一举一动之间:形容行為之間的微妙關係和影響。

2. 每一個動作:同樣強調每一個行為的重要性。

3. 一言一行:不僅僅指行為,也包括言語,強調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反義詞】:

1. 隨心所欲:不顧後果,任由自己的心意行動。

2. 輕舉妄動: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輕易採取行動,可能導致不良後果。

【押韻詞】:

– 動靜之間

– 行為舉止

成語典故

在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蔣驩為了懲罰犯錯的臣子,打算處以死刑。他對犯人說:“我知道我只需輕輕一抬手,就可以取你的性命。但這並非我的本意,因為我深知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他選擇了嚴格的法律程序,而不是簡單地因為輕率的舉動決定生死,以此來彰顯法律的公正和人命的尊重。從此,“一舾一動”這句話就成了表達行為的重要性和責任感的象徵。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帶來大影響,尤其是當涉及到人的生命或社會秩序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謹慎對待自己的一舉一動,以確保不會造成無意的傷害或損失。

一、成語語法

「一举一动」是由兩個並列的動詞組成的成語,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無論大小,都有一定的規律和影響力。它是一個四字成語,屬於聯合式結構,由一個主謂短語和另一個動賓短語構成,沒有固定的搭配詞,表達的是行為的整體性和連續性。

二、成語結構

1. 構成元素

主謂短語 「一举」,其中「举」為動詞,表示動作或行為,這裡引申為“做”或“實施”;「一」是數詞,表示數量上的唯一,強調每次的行為都是重要的。
動賓短語 「一動」,同樣「動」為動詞,表示動作的發生;「一」作為副詞,同樣強調每次的輕微變化。

2. 整體結構

“一举”(一次行動)+ “一动”(一次變動) 兩者並列,共同構成成語,強調個體行為的每一次細節。

三、成語用法

1. 正面含義

在讚揚人的行為時,用以形容一個人行事謹慎,注重細節,例如:“他的一举一动都體現出他的修養。”
用來描述一個人做事認真,一絲不苟,如:“他在工作上的一举一动都讓人感到踏實。”

2. 負面含義

當貶低某人行為過於小心謹慎或者過於敏感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比如:“他的一举一动都過於拘謹,讓人覺得難以接近。”

3. 比喻義

可以用於比喻一個人的影響力,即使是細微的行動也能產生大影響,如:“他的決策失誤,導致公司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市場關注。”

4. 修辭手法

在寫作或演講中,通過對比或排比,強調某一行為的重要性和連貫性,如:“他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源於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的積累。”

範例:

– 她在公眾面前的一举一动,都展現出她的優雅與從容。
– 他在課堂上的每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響著學生們的注意力。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