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奇才

成語辨析

近義詞:

– 七步之才
– 七步成章
– 七步成詩

反義詞:

– 慢條斯理
– 笨嘴拙舌
– 才思遲鈍

押韻詞:

– 聰明過人
– 才華洋溢
– 勤奮筆耕

成語出處

「七步奇才」這個成語源自古代中國的歷史故事,源於三國時期的一個著名事件。公元220年左右,曹魏政權的創始人曹操的兒子曹植與他的兄長曹丕在一次宴會上,被曹操要求即興作詩。據傳,曹操提出一個主題後,曹植只用了短短七步時間就完成了一首詩,展現了他驚人的文學才華和思維敏捷。這個典故記載於《世說新語·文學》和《三國志·魏書·文帝紀》等史書中,因此,「七步奇才」成為讚揚才子文思泉湧、出口成章的代名詞。

成語典故

有一次,曹操在宴會上,為了測試兒子們的才智,命他們以“兄弟”為主題作詩。曹丕已經準備好了,而曹植則稍顯緊張。曹操對曹植說:“你若能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我就原諒你的過失。”曹植聽後,不慌不忙,略一思索,便朗聲吟誦:

鴻溝對峙分天下,兄弟情深共患難。
素手輕揮賦華章,七步之間盡顯才。
孰能爭鋒論英雄,唯有文采照乾坤。

曹植的詩不僅在短時間內完成,而且情感深沉,對仗工整,充分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學才華。曹操聽後,不僅讚賞他的才思敏捷,也感嘆不已,表示對他的寬容。從此,“七步奇才”的故事便流傳開來,成為後世形容人才華出眾,尤其是文學創作上反應迅速、構思獨特的佳話。

成語:七步奇才

一、成語語法

“七步奇才”這個成語源自於中國古代的一個典故,其語法結構為一個四字短語,由兩個部分組成:「七步」和「奇才」。其中,「七步」作為定語,描述某人的特殊才能,而「奇才」則是對這個人才華出眾的形容。在句子中,它通常作為對某人卓越才智的稱讚或評價,用以強調在短時間內展現出非凡的智慧或創造力。

二、成語結構

1. 詞語組成
主詞:無(多為修飾其他詞語)
謂詞:無
定語:七步
中心詞:奇才

2. 詞性搭配
– 「七步」是數量詞,用來表示特定的時間範圍,可作前置定語。
– 「奇才」是名詞,指異常出色的人才,用作中心詞。

三、成語用法(範例)

1. 正面例子
– 雖然身處困境,但他的七步奇才讓他在短短七步內就想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 小明在文學領域展現出七步奇才,短短幾年就出版了多部膾炙人口的小說。

2. 反轉或夸張使用
– 在這次辯論大賽中,他以七步奇才的敏捷反應,連續提出三個有力論點,令人嘆為觀止。
– 誰說理工科學生不會藝術?你看我們班的張三,七步就能繪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畫作,真是個七步奇才!

3. 比喻或形容
– 她在設計領域的靈感如同七步奇才般源源不斷,每一款作品都讓人眼前一亮。

四、深入探討

「七步奇才」這個成語,原出自曹植的《七步詩》,描述他因與兄長曹丕爭位,被逼在七步內作詩,詩成後便能保全性命。曹植的才思敏捷和詩意表現成為後世對聰穎才子的象徵,因此「七步奇才」成為讚美人才華橫溢的典故。在現代語境中,它更常用於表達對某人在特定領域迅速、驚人的成就或創新。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