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成語辨析:

近義詞:

1. 死去活來
2. 生死懸於一線
3. 半死不活
4. 濒臨絕境
5. 痛不欲生

反義詞:

1. 生龍活虎
2. 生機勃勃
3. 萬象更新
4. 安然無恙
5. 全力以赴

押韻詞:

1. 生機盎然
2. 活潑可愛
3. 動態十足
4. 傳奇再生
5. 激情洋溢

成語出處與典故:

七死八活這個成語最早源自元朝戲劇家吳昌齡的作品《張天師》,該成語出現在其作品《張天師》的楔子中,原文提到角色因遭受極度的折磨而說「今日弄的我一個身子,七死八活」。這句話形容人在極度的苦難或危險中經歷了近乎死亡的掙扎,經歷了生死之間的掙扎,顯示出極端的困境和疲憊。

據民間傳說,該成語在香山地區由於八旗兵的活動以及軍事訓練,進一步被廣泛使用,成為描述人們經歷嚴酷環境或訓練后的生存狀態。現代中文中,這個詞常被用來形容人遭受極端困苦後的半昏迷或者無法恢復活力的狀態。

成語典故詳述:

在古代戰爭時期,士兵們經常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如長途跋涉、惡劣環境、傷病折磨或是直接的戰鬥。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可能經歷了多次險死還生的掙扎,讓人感受到他們命懸一线的恐懼和掙扎。七死八活不僅僅是一個文學修辭,它代表了一種極端的身體和心理壓力,甚至可能是對生命的極限體驗。

吳昌齡筆下的角色可能是在遭遇神秘力量或者強大的對手時,經歷了極端的試煉,使得這個詞語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這種經歷成為了一個寓言式的表達,讓聽眾或讀者對于極端困境下的生存意志產生共鳴。

成語:七死八活

一、成語語法

“七死八活”是一個四字成語,源自於古代中國民間習俗中對生死邊緣的形容,意思是經歷了極度危險或艱苦的環境後,仍能倖存下來。這個成语通常用作形容人經歷過重重困難後仍能保全性命,表現出強烈的生命力和求生意志。在句子中,它作為一個副詞或形容詞使用,用以描述某個人或事物的困境和掙扎。

二、成語結構

“七死八活”是由兩個數字組合而成的成語,數字在此處並非具體數量,而是象徵性地表達極端和危機的意涵。”七”和”八”分別代表了死亡和生存的極限,形成了一個對比,強調生存的不易。這種結構類似於其他以數字為表象的成語,如「九死一生」、「三生有幸」等,都是以數字強調對比,帶有寓言意味。

三、成語用法

1. 單純形容
– 在經歷了多次絕境後,他終於逃出了那座恐怖的監獄,真是七死八活才掙脫出來。
– 她費盡千辛萬苦,經歷了無數次失敗,終於讓自己的創業計劃七死八活地站穩腳跟。

2. 比喻困難重重
– 在這場災難中,他們經歷了七死八活的掙扎,最終獲得了救援。
– 當初我們進入這個市場,實在是經歷了七死八活的競爭,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3. 用於故事或典故中
– 那位勇士為了救出被困的公主,經歷了七死八活的冒險,最終獲得了榮譽與愛情。

在使用時,”七死八活”通常用來形容人對生存的堅韌不拔和逆境中的掙扎,也可以用來比喻困難重重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現代語境中,這個成語更多的是文學修辭和象徵性使用,實際上很少有人會真的經歷到那麼多次死亡的威脅。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