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貞九烈

成語辨析:

近義詞:

婦女貞節
毫無二心
不屈不撓
威武不屈
絕不妥協

反義詞:

貞潔不保
放蕩不羈
懦弱無骨
婉順從俗
隨波逐流

押韻詞:

堅韌如鐵
守身如玉
難以撼動

成語出處及典故:

「七貞九烈」這個成語最早見於元代李行道的戲曲作品《灰欄記》中,這部劇本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婦女品德的高度評價。在戲劇中,角色表達了即使面對極大的壓力和考驗,也決心保持極高的道德標準,絕不妥協。「七貞」代表了七種極其堅貞的美德,而「九烈」則可能指九種表現剛烈性格的行為,整體來講,就是強調女性的忠貞不渝和極端的自我約束。

該詞組的形成,源於封建社會對婦女道德的傳統期待,強調女性應有的嚴格道德規範,尤其是對於婚姻和忠誠的執著。在那個時代,婦女被鼓勵遵循三從四德(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後從夫、夫死從子),並在夫權社會中保持極高的名譽。

在現代語境中,「七貞九烈」已經過時,不再普遍使用,因為它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的觀念,與現代平等、自由的價值觀有所牴觸。現代社會更尊重個體選擇和自主性,而非強調僵化的道德規範。

總體而言,「七貞九烈」雖然是歷史上對婦女品性的高度評價,但隨著社會進步,其含義已不再是主流社會價值的呈現。今天的讀者更多會將這種詞語理解為對過去某種社會文化的記錄,而不是當前的道德標準。

成語:七貞九烈

成語語法
“七貞九烈”這個成语是一組數字形容詞組合而成,具有固定搭配的語法特點。在中文中,這種形式常見於描述女性的忠貞堅毅或者品德高尚。它通常用來贊揚某人的節操和毅力,強調其不易動搖的品質。

成語結構

“七貞”與”九烈”並列,形成對仗形式。”七”和”九”都是質數,數字大,代表極端或多的意思,這裡分別用來突出貞潔和堅毅的程度。”貞”指的是女性的忠貞,而”烈”則指強烈的性格或行為。整體結構是兩個對應的形容詞,通過數字的強調來彰顯美德。

成語用法及範例

1. 形容詞使用
– 這位婦女經歷了種種困難,但仍保持著七貞九烈的品性,令人敬佩。
– 在那個艱苦的年代,她以七貞九烈的精神,堅守著對丈夫的承諾,令人感動。

2. 比喻用法
– 在事業上,他面對挑戰時的決心和毅力,堪稱是現代版的七貞九烈。
– 她的教學風格,嚴謹且充滿熱情,堪稱教育界的七貞九烈。

3. 表達高度評價
– 這位母親的愛如七貞九烈,溫柔又堅定,無私地撫育子女成長。
– 他的道德風範,如七貞九烈,讓人肅然起敬。

4. 作為修飾語
– 這位烈士的事跡,可謂是我們民族七貞九烈精神的瑰寶。

“七貞九烈”這個成语強調了女性的高潔情操和剛毅性格,適用於描述人們在不同情境下的卓越表現。在實際應用中,它不僅可以用來讚美個體,還可以用來塑造人物形象,表達正面的價值觀。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