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其德

成語:二三其德

成語辨析

近義詞:
1. 三心二意:形容心思不定,做事不專注,常與「二三其德」有相似的含义,都指行為不一致,缺乏決心。
2. 二三其節:原指行為節奏不定,這裡也可引申為行為不一致或變幻莫測。

反義詞:
一心一意:形容心思集中,毫無雜念,完全投入,是對「二三其德」的反面描述。

押韻詞:
在古代文學中,成語「二三其德」並非特意與其他詞組成押韻結構,但若要在詩歌或對聯中使用,可能會選擇其他與道德、行為相關的押韻詞,如「忠貞不渝」、「堅定如一」等。

成語出處

二三其德這個成語出自於古老的中國文學作品《詩經·衛風·氓》,這是一部約成書於西周到春秋時期的古典文學集,其中「氓」是詩中的女主角對她丈夫的稱呼。該詩記錄了一個婦女對愛情失敗的深切反思,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婚姻忠誠度的期待和失望。

成語典故

典故詳解:
在《詩經·衛風·氓》中,女主人公描述了一段婚戀經歷。起初,氓(男子)熱烈追求她,他們許下終身相守的諾言。然而,婚後生活困苦,女主人公雖然曾經堅定地與氓共度時艱,但氓卻因為環境的改變和自身的負擔而逐漸失去了對她的愛。女主人公抱怨說,她沒有犯任何錯誤,但氓卻行為不穩定,對她的感情忽冷忽熱,這種不專一的行為被她批評為「二三其德」。

她通過這個故事警示其他女性,男人的情感往往無法持久,對女性的承諾和行為可能無法保持一致,因此提醒她們在選擇伴侶時要慎之又慎。這首詩反映了古代中國社會對婚姻忠誠的重視,以及在面對生活變故時人性的脆弱和背叛。

成語:二三其德

成語語法
“二三其德”這個四字成语源自《詩經·大雅·桑柔》篇,形容人的品德不穩定,行為忽好忽壞。它由兩個部分組成:“二三”表示數量不定,通常指行為或態度的不一致;“其德”則指人的品德或道德。在句子中,它通常是作為主謂結構的一部分,用來批評或描述某人的行為舉止。

成語結構
“二三其德”是由兩個詞組合而成的固定短語,其中”二三”是狀語,強調行為的多變;”其德”是中心詞,代表人的品德。這種結構強調的是品德的不穩定性和缺乏一致性。例如,在句式上,我們可以這樣表述:“他的行為總是二三其德,讓人無法信任。”

成語用法
1. 直接當要批評一個人的性格多變或道德品質搖擺不定時,可以用“二三其德”來表達。例如:
– “他對待朋友的态度二三其德,讓人難以捉摸.”
– “他的言語行為總是二三其德,讓人對他的誠信產生疑慮.”
2. 比喻修飾:此成语也可以用來比喻事物的變化無常或品質參差不齊。例如:
– “市場上的商品質量良莠不齊,讓人感覺有些二三其德.”
– “這項政策頻頻改變,讓人覺得政府的決策二三其德.”
3. 用作反義詞的對比:在對比某些行為穩定、道德堅定的人時,可使用“一心一意”、“坚定不移”等詞與“二三其德”相對照。例如:
– “有些人做事專注,始終如一,而有些人則是二三其德,缺乏決心.”
4. 用於教育或勸诫:在教导他人應當保持道德品質的穩定時,會提到“二三其德”的不良後果。例如:
– “做人要有一貫的道德標準,切勿二三其德,否則終將失去他人的信任.”
總的來說,“二三其德”這個成语以其獨特的結構和豐富的含義,在中文中被廣泛應用於描述行為多變、品德不穩定的情況,強調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理解並正確使用這個成语,有助於更精確地表達思想和觀點。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