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三意

成語:二心三意

成語辨析

「二心三意」這個成語源自明朝方汝浩的《禪真逸史》,原意是指意念不專,心思不定,形容一个人在做決定時猶豫不決,缺乏專注力。它與「三心二意」和「三心兩意」同義,都表示行為或想法上無法確定,缺乏一致性。在現代中文中,這些詞彙都被視為負面的評語,因為它們暗示了缺乏決心和誠意。

近義詞

三心二意:同樣表示對某事沒有專注,考慮太多,難以決定。

三心兩意:強調意志搖擺,無法專一。

反義詞

全心全意:形容人完全投入,沒有保留,專注於一件事。

押韻詞

由於「二心三意」是一個描述心理狀態的成語,並非直接與其他詞組成押韻關係,所以這裡沒有提供特定的押韻詞。

成語出處及典故

「二心三意」這個成語最早見於元朝楊梓所創作的戲劇作品《豫讓吞炭》第四折。該劇中的某角色說出「我怎肯二意三心,背義忘恩,有始無終」這句話,強調他不會背叛誓言,忘記恩情,決心貫徹到底。這句話成為了形容堅定不移和忠誠的反面教材,同時也引申出了對於不專注和猶豫行為的批評。

成語典故詳細解説:

據說,豫讓是古代中國晉國的一位刺客,他為了報答智伯的信任和重用,不惜多次刺殺趙襄子,即使被捕後也以漆塗身,吞炭變音以逃避認出。然而,在最後一次行動中,他的內心起了波動,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懷疑,猶豫是否應繼續履行對智伯的承諾。這就是「二意三心」典故的背景,豫讓的行為最終被視為對初衷的背叛,如果他真的有「二心三意」,就不可能完成他那令人敬佩的使命。

從豫讓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二心三意」一詞如何由忠誠的極端轉向對忠誠度的質疑,並且成為了一個常見的修辭手法,用來強調行為上的矛盾和決定上的不確定性。

總而言之,「二心三意」作為一個負面的成語,不僅反映了個人在選擇或執行任務時的內心掙扎,也常常被用來提醒人們在面對重要決定時要保持專注和決斷力,避免猶豫不決帶來的後果。

成語:二心三意

一、成語語法

“二心三意”是一個四字成语,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形容詞組成,用以形容一個人心思不定,無法專一。在語法上,它通常用作謂語或修飾語,來描述人物的行為特質。例如:”他做事總是二心三意,無法集中精神。”

二、成語結構

核心詞彙: “二心”與”三意”,這裡的”二”和”三”並非實際數量,而是象徵性的,代表多變、不專的意思。

結構形式: “數字+心/意”,這種形式的成语在中文中並不多見,但”二心三意”因其獨特的構造和豐富的象徵意義而被人記住。

連接詞: 成語中的兩個形容詞”二”和”三”通過”心”和”意”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

三、成語用法及範例

積極用法:

正面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想表達某人對工作的熱情或者對某事的專注,可以說:”他做事專注,絕無二心三意。”

諷刺用法: 如果要批評某人的行為不誠實或者缺乏決心,可能會說:”他總是二心三意,做什麼都沒有定見。”

消極用法:

描述行為: “他的想法總是變來變去,總是二心三意地考慮問題。”

形容態度: “他對感情的態度二心三意,讓人難以信任。”

比喻或引申用法:

– “工作上的競爭激烈,每個人都得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有二心三意的念頭。”

– “對於學習,我們需要一心一意,不可有半點二心三意的分神。”

總的來說,”二心三意”這個成語以其獨特的構造和深刻含義,成為了一個警示人們專注與誠實的常用語。理解和正確使用這類成語,有助於豐富語言表達,增強言語的感染力。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