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不可得兼

成語辨析

近義詞

「二者不可得兼」這個成語源自中國古代哲學家孟子的《告子上》一章,原文提到人們在面臨兩件想要的事物時,常常需要做出抉擇,因為不可能同時擁有兩者。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在選擇中必須有所捨棄,強調了決策時的取捨原則。它的近義詞有「不可兼得」,都是表達同一層意思,即事物之間存在著衝突,無法同時滿足。反義詞則是那些可以同時獲得或者不涉及選擇的,如「雙贏」或「兩全其美」。

反義詞

在日常對話和寫作中,「二者不可得兼」通常用來引導讀者或聽眾理解當面對困難抉擇時的現實困境。它在表達中蘊含了一種理智和權衡的智慧,提醒人們在做決定時要考慮代價和優先級。

成語典故

成語出處

據《孟子·告子上》記載,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孟子以一個生動的比喻來闡述道德與欲望之間的關係。他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魚而取熊掌者也。”這裡,孟子以魚和熊掌代表兩種不同的生活享受或價值追求:魚代表基本的溫飽,熊掌則象徵更高的尊貴和美味。他強調,在這兩者中,人們通常會選擇後者,即使這意味著放棄前者,因為熊掌更符合他的理想價值觀。

成語典故

這個典故寓意深刻,不僅教導人們在面對誘惑和選擇時應堅持原則,而且揭示了人生中必須做出艱難決斷時的理性思考。孟子通過這個例子,強調了道德倫理和實際利益之間的衝突,以及如何在這些衝突中找到個人的道德準則。

成語:二者不可得兼

一、成語語法

“二者不可得兼”這是一個四字成語,屬於連接詞組的形式,結構上由兩個部分組成:「二者」和「不可得兼」。”二者”指的是兩種事物或情況,而”不可得兼”則強調在同一時間或條件下,無法同時擁有或實現兩者。這種形式的成語在表達中常被用來形容選擇困難或者權衡取捨的場合。

二、成語結構

“二者”是代詞,表示兩者當中的任意兩個,通常用來對照或比較;”不可得兼”則為否定詞組,表達不可能同時滿足的意思。這兩個部分通過連接詞組的方式形成一個整體,強調了兩者之間的矛盾關係。這種結構讓聽眾或讀者明白語句的核心思想是選擇其中一個,而非兼顧兩者。

三、成語用法(範例)

1. 情境使用
在商業決策中,公司面臨著擴大市場與保持產品質量的挑戰,經理常常說:“面對這兩種需求,我們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決定,因為『二者不可得兼』。”

2. 比喻修辭
在文學創作中,作家可能會寫到:“對於藝術追求與生活平衡,許多藝術家只能選擇其一,因為他們深知『藝術之美與生活之樂,二者不可得兼』。”

3. 警示作用
在教育領域,老師會告誡學生:“學習與休息,二者並非易事,必須找到適當的平衡點,不可過度疲憊,『二者不可得兼』。”

4. 日常生活應用
經濟學家用來描述資源有限時的選擇:“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政府往往需要在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之間進行『二者不可得兼』的取捨。”

5. 哲學思考
人生觀方面,人們會說:“理想與現實之間,我們往往要做出妥協,『理想與完美,二者不可得兼』。”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