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豎作惡

成語辨析: 【近義詞】、【反義詞】、【押韻詞】

成語出處

二豎作惡,這是一個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出自《左傳·成公十年》。該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疾病纏身,尤其是指病情嚴重到令人無法逃脫的地步。在古代的文化背景下,“竪”指的是小孩子,但在這裡借代指疾病,特別是難以治癒的頑疾,如現代漢語中的“病魔”或“疾病”。因此,“二竪”指的是兩個病痛的象徵,形象地描繪了疾病的雙重困擾。

【近義詞】:

1. 二竪為虐 – 這個詞與“二竪作惡”幾乎同義,都是指疾病帶來的折磨和痛苦。

2. 病魔侵軒 – 形容病痛如同惡魔般侵襲人體。

【反義詞】:

– 健康無虞 – 指身體健康,沒有疾病困擾。

– 無病呻吟 – 形容無病而發出哀怨的聲音,常用來批評那些誇大或假裝有病的人。

【押韻詞】:

– 作祟無度,惡疾纏身。

– 治療無方,生命掙扎。

成語典故

在《左傳·成公十年》的故事中,講述的是魯國國君(具體人物未詳)患病,向秦國求醫。秦國的名醫緩前來治療,但在他到達之前,國君做了一個夢。夢中,他的疾病被表現為兩個小孩,一個說:“我們居於肓之上,膏之下,醫生怎能觸及我們?”另一個接著說:“即使他技藝高超,我們也無處可逃。”“肓之上,膏之下”是指身體上的盲腸部位,這裡用以形容病情難以治愈,因為盲腸上方有肓點,下有脂肪層,手術不易觸及。這個夢預示了疾病的頑固和治療的困難。

這個成語的使用,不僅強調了疾病的難以對付,還寓含著對患者命運的無奈和對良醫無能為力的感慨。它在中國文化中常用來形容病情嚴重,或者用來表達對病患深切的同情和對醫療技術的局限性的反思。

總體而言,“二豎作惡”不僅是對疾病狀況的形象化描述,也承載了古人對於生死、醫療和人生無常的深刻理解。

成語語法

“二豎作惡”這個成語源自於漢代,由兩個詞組成,”二豎”和”作惡”。”二豎”在古代多指小孩,因為當時認為小孩的頭頂有兩個小人叫做”豎”;”作惡”則意指做出壞事或行為不端。整體上,這句成語形容小孩子行為乖張,做出令人不快或違規的事情。語法上,它作為主謂結構,通常用於描述小孩的不良行為或行為模式。

成語結構

“二豎作惡”是由兩部分組合而成的:

1. 前半部分:”二豎”,作為主語,表示小孩子。

2. 後半部分:”作惡”,作為謂語,描述小孩子所做的不好的行為。

成語用法及範例

1. 用法: 這個成語常常用來批評或描述小孩行為不良,或者用來警示他人,強調小孩子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管教,可能會成為問題兒童。

例句:

– “他家的小孩總是二豎作惡,把鄰居的花園搞得一團糟。”

– “母親對孩子的行為感到憂慮,因為她發現兒子已經開始有二豎作惡的傾向。”

– “老師說,家長應該要懂得防微杜漸,防止孩子變成二豎作惡的樣子。”

2. 修辭效果: 通過使用”二豎”這個形象化的詞,讓讀者或聽眾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有更深刻的印象,並強調其後果的嚴重性。

3. 程度和情境: 成語”二豎作惡”通常用於輕度或中度的譴責,而非嚴厲的批評。在特定情境下,可以轉為諷刺或幽默,比如用於形容某人行為過於幼稚或淘氣。

注意點

在現代中文中,雖然”二豎作惡”這個成語仍然存在,但因為文化背景的變化,其使用頻率可能不如古代那麼普遍。然而,在文學作品或教育場合中,它依然能見到其身影,用以提醒人們對孩童教育的重視和負責任。

總而言之,”二豎作惡”這個成語以其特有的形象和寓意,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理解和批評小孩子不良行為的方式,強調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