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巴掌拍不響

成語辨析

一個巴掌拍不響

這是一個源自中國傳統民間智慧的諺語,用以描述任何一方的行為都必須有另一方的配合才能產生效果或造成影響。它的字面意思是單獨一隻手掌無法發出響亮的聲音,引申為雙方相互作用才能形成問題或糾紛的起因。因此,這個成語強調的是相互性和責任的對等性,而非單方面的行為。

近義詞:

– 你來我往

– 彼此相應

– 互相牽扯

– 同舟共濟

– 相輔相成

反義詞:

– 單打獨鬥

– 唯我獨尊

– 一意孤行

– 獨力無援

– 自行其是

押韻詞:

– 互動產生響

– 雙方皆有份

– 平衡與制衡

– 責任共擔當

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

這個成語最早見於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名著《紅樓夢》第五十八回中。故事描述的是寶玉與他的丫鬟襲人的對話。當寶玉與別的丫鬟發生爭執時,襲人引用這句話來評論兩方的行為,指出問題不可能僅由一方引起,兩者都需要負責任。她說:“一個巴掌拍不響,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惡些。”這句話表明,即使是家庭內部的糾紛,也需要兩個或多個角色的互動才會產生。

曹雪芹通過這樣的細節,不僅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也寓含了生活哲理,即任何事態的發生都是多因素導致的,而不是孤立的。這個成語隨著文學作品的流傳,逐漸成為中文語境中常見的一個富有教育意義的表達方式,提醒人們在面對問題時要考慮到各方的因素和責任。

成語語法:

“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句成語是一種比喻性的表述,源自中國民間俗語,通常用來形容任何問題或爭端不可能單方面引起,需要兩方或多方共同參與才能形成效果。它的語法結構簡單明了,由四個詞組成,”一個”、”巴掌”、”拍”和”不響”,形成主謂結構。其中,“一個”是量詞,“巴掌”是名詞,表示手掌,“拍”是動詞,表達動作,“不響”則是形容詞,描述結果。整體來說,這個成語的語法遵循了中文四字格的規律,形式上對仗工整,富有深意。

成語結構:

從結構上看,這是一個四字成語,常見於中文中的對偶結構,具有音樂性和諧美感。”一個”對應”不響”,均為數量詞和否定詞,強調雙方參與的重要性;”巴掌”作為中心詞,形象地代表了兩方或多方,”拍”則是動詞,展示了互動行為。這種結構讓聽眾或讀者在理解時能快速把握其核心意涵。

成語用法(範例):

1. 在家庭關係中,夫妻吵架時,可能會說:“你們兩個一個巴掌拍不響,互相體諒一下吧。”意在指責雙方都有責任,不能單方面責怪對方。
2. 在工作中,團隊合作出現問題時,領導可能會說:“這次失敗不是一個人的錯,一個巴掌拍不響,大家都要負起責任。”強調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3. 在處理國際紛爭時,外交官會說:“雙方關係緊張並非單方面造成的,一個巴掌拍不響,務必保持對話與溝通。”表達雙方都有責任解決分歧。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