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三反

成語辨析

【近義詞】

一舉三反,這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哲學經典《論語·述而》中的成語,意指通過解決一個問題或了解一個概念,能夠靈活地推演出其相關聯的多個方面。它強調的是人的思維能力和學習的深度,鼓勵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知識,還要學會觸類旁通,從一個例子中領悟並延伸到多個相似的情況。因此,這個成語的近義詞包括「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隅反三」等,都強調了推理和拓展的能力。

【反義詞】

反義詞則多涉及僵化、單一理解或者死記硬背,如「墨守成規」、「井底之蛙」,這些成語強調的是缺乏靈活性和廣度視野。此外,由於「一舉三反」並不是一個押韻的成語,所以在押韻詞方面找不到直接的對應。

成語出處與典故

成語出處

在《論語·述而》中,孔子對學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裡的“舉一隅”是指展示一個角落,而“三隅反”則是指學生能由此推知其他三個角落。孔子以此教導弟子們學習時要善於思考,不能僅滿足於聽講,而應能夠通過一個實例,自行推演和理解其背後的原理和廣泛的應用。如果學生不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孔子便會認為他們還沒有真正領會,需要進一步指導。

成語典故

這個典故寓意深遠,強調了教育者和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以及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傳授知識,還希望學生能夠形成自我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被稱為“一舉三反”。這與現代教育理念中的批判性思維、創新性學習等不謀而合。

成語語法

「一舉三反」

「一舉三反」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於《論語·子罕》中的記載,由孔子弟子子夏所言。這個成語以「一舉」為動詞,「三反」為形容詞,構成一個主謂結構。它具有強烈的比喻和警戒意味,表達了一個行動或決策可能產生多重影響或反思的深層含義。

成語結構

「一舉三反」

「一舉三反」的結構簡單明瞭,由兩個部分組成:

  1. 「一舉」:這部分表示一次行為或動作,強調單一的行動。
  2. 「三反」:這個詞組來自「反復」,意指事物的多面性,不僅指三個,而是強調其複雜性和深度反思,可以有多個後果或意義。

成語用法

用作形容詞

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在處理事情時思慮周全,一個看似簡單的決定或行動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
– 與人交往時,他總是能夠一舉三反,考慮到所有可能的後果,避免無謂的誤會。

用作謂語

作為句子的主語或謂語成分,描述人物的思考方式或行為特性。例如:
– 她在做出關鍵決策時,總是能一舉三反,確保不會留下遺憾。

用於修辭或議論

在討論問題或辯論中,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強調問題的複雜性和需要深思熟慮的重要性。例如:
– 在政策制定上,我們必須一舉三反,因為一個小錯誤可能會帶來全局性的影響。

比喻或警示作用

該成語也常被用作比喻,告誡人們應當對自己的行為和選擇保持警惕,以免產生負面效果。例如:
– 他的輕率舉動導致了整個團隊的一舉三反,大家不得不重新審視策略。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