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成名

成語辨析

一舉成名

一舉成名,這個成語源自中國古代,形容一個人因為一次重大的行動或成就,立即獲得了廣泛的名聲和認可。其核心意涵強調的是迅速獲得成功和名利,與「一鳴驚人」、「一蹴而就」等詞有相似之處,都表達了快速成名的概念。相比之下,「一举成名」更側重於一次性的突破,而「一鳴驚人」則更多指突然間的表現令人驚訝。反義詞可以是「默默無聞」、「籍籍無名」,這些詞描述的是沒有獲得顯著名聲的情況。押韻詞如「一帆風順」、「一步登天」,雖非直接相關,但都與快速成功的主題相關。

成語出處

成語出處

這個成語最早見於唐代杜甫的詩《奉贈嚴八侍御歌》:“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無人識。”這裡的「一举成名」指的是嚴八侍御通過一次詩歌創作,即刻受到世人廣泛讚賞,從此名震天下。這個典故成為後世使用「一举成名」的典範。

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

在唐朝時期,有一位名叫嚴八的年輕人,他對文學有極高的熱情,每日苦讀詩書,期望能在文壇上有所作為。然而,他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長期以來都未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名氣。直到一次偶然機會,嚴八獲得了皇帝的召見,請求獻詩。他以當時社會現象為題,寫下了一首深諳世事、言簡意賅的詩篇,詩中充滿智慧和洞察力,令在場的文人墨客驚嘆不已。

皇帝聽了這首詩,非常贊賞,立刻下令讓嚴八的詩作傳遍全國,並且頒布了他的名字,使之成為人人皆知的人物。這就是嚴八“一举成名”的故事,自此以後,人們常常用這句話來形容那些因為一次非凡的表現或成就,迅速成為公眾焦點的人物。

成語語法

“一举成名”這個成語源自於漢代,由兩個部分組成,”一举”和”成名”。這是一個四字成語,形容一次行動或表現就使一個人聲名大噪,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在使用時,一般作為動詞短語,搭配主語,表達某人的非凡成就。

成語結構

1. 成分: “一举”(一次行動)+ “成名”(聲名大噪)
2. 詞性: “一举”是時間副詞,表示一次性;”成名”是動作詞,描述結果。
3. 修飾語: 常見用法為形容詞或副詞來修飾”一举成名”,如「他因為一個創新的發明,一举成名」、「她憑著一举成名的作品,獲得了文學獎」。

成語用法(範例)

積極正面例子
– 王小明在國家數學競賽中一举成名,他的解決方案被譽為天才之作。
– 小李因為一部自編自導的電影,一举成名,成為當年影壇的新星。
– 電商平台的新產品上市,一举成名,銷售量節節攀升。

中性或負面例子
– 一些網絡紅人通過直播一举成名,但也引起了不少爭議。
– 他因為一個錯誤的商業決策,導致公司一举成名,成了業界笑柄。
– 這個畫家一举成名後,藝術風格逐漸失去了初心,備受批評。

語境變化

“一举成名”也可以用來形容壞事,比如負面新聞或醜聞,如「一举成名的黑幕曝光,讓他的事業陷入低谷」。但這種情況下,通常帶有諷刺或批判的意味。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