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斷八續

成語辨析

近義詞

1. 斷斷續續 – 指事物的進行或動作時有時無,不連貫。
2. 三緘其口 – 原意為封口不言,這裡可引申為話題被打斷,無法持續下去。
3. 起起落落 – 形容事物起伏不定,像波浪一樣有高有低,可用來形容情緒或狀態。

反義詞

1. 連綿不斷 – 形容事物沒有間歇地連續不斷。
2. 繼續不斷 – 表示動作或行為沒有中斷,持續不斷。
3. 遞接無間 – 形容事物緊密相連,沒有間隙。

押韻詞

1. 經年累月 – 指時間長,與「七斷八續」在音韻上相協調。
2. 歸根結底 – 引申後可與「七斷八續」形成對比,強調終點與過程的差異。

成语出處

「七斷八續」這個成語出自明朝文學家羅貫中的名著《三國演義》。書中描述的是東漢末年戰火紛飛的時局,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常常用兵如神,但軍事行動時常呈現七斷八續的狀態,因為他既要應對內政,又要應對外敵,策略多變,節奏難以預測。這成語因此被廣泛用來形容事情進行得不連貫,有時會突然中斷或改變方向。

成语典故

在《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曹操派夏侯惇攻打新野,諸葛亮利用草船借箭,製造假象,成功迷惑了曹軍。然而,當諸葛亮準備撤退時,因劉備軍隊的組織問題和糧草供應不足,行動變得七斷八續。諸葛亮先安排劉備軍隊撤往樊城,自己則帶領部分士兵與張飛、趙雲等將領繼續逗留,進行其他軍事部署。在這個過程中,諸葛亮既要應對敵人追擊,又要處理內部事務,軍事行動充滿變數,呈現出典型的「七斷八續」景象。
後來,「七斷八續」這句成語被廣泛使用,不僅形容戰場上的戰況,也常見於描述工作、學習或其他活動中的不順利和波折,表現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不穩定和不規律性。例如,一個人在工作中可能會面臨許多突如其來的挑戰,導致進度時而快速,時而緩慢,這種情況就可以說是「七斷八續」。

成語:七斷八續

一、成語語法

“七斷八續”這個成語是一個四字成语,由兩個部分組成:「七斷」和「八續」。在語法結構上,它屬於動詞短語,通常用來形容事物發展或動作進行的不連貫、時斷時續。其中,“七斷”和“八續”並非實際數量,而是象徵性的數詞,表達不規律、零散的意思。在句子中,它可以作為謂語或修飾語使用,如形容事情進行的情況或者行為的表現。

二、成語結構

1. 主詞:通常情況下,成語作為句子的一部分,沒有明確的主詞,但如果要使用,可以搭配如「他的工作」、「學習過程」等詞作為主詞。
2. 謂語:“七斷八續”在句子中常常作謂語,描述行為或狀態。
3. 補語:若要強調程度,可能會有程度副詞或補語相配合,如「十分七斷八續」。

三、成語用法(範例)

1. 直接使用
– 他的學習進度七斷八續,總是不能按時完成課業。
– 路途因為施工,交通七斷八續,導致上班時間經常延遲。

2. 修飾語使用
– 雨勢忽大忽小,天空七斷八續地下著雨。
– 課堂上的討論七斷八續,大家意見分歧很大。

3. 比喻或形容
– 這本書的故事線索七斷八續,讀者難以跟進。
– 他的心情起伏不定,情緒七斷八續,讓人摸不著頭緒。

4. 對比或反諷
– 職場競爭激烈,但他的事業卻七斷八續,與同事形成了鮮明對比。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