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成詩

七步成詩 成語辨析

近義詞

– 七步之才:與「七步成詩」詞義相近,強調才思敏捷,能在極短時間內完成詩作。
– 才思泉湧:同樣表示才情出眾,即創作能力迅速流露。
– 即席吟詠:指即興創作,無需太多準備就能詩興大發。
– 學富五車:雖非專指詩歌,但形容學識淵博,可迅速轉化為詩句。

反義詞

– 慢條斯理:形容動作或思考緩慢,缺乏即時的創造力。
– 笨手笨腳:形容做事情不靈活,無法迅速作詩。
– 想當然:指未經深思熟慮就假定,無法達成「七步成詩」的敏捷才華。

押韻詞

– 飛揚跋戲:雖然不是正式的押韻,但這兩個詞語在某些場合下可能因音節的重疊而形成一種回響,如形容才情的奔放。
– 妙筆生花:這個詞本身就含有才思如花開的意象,與「七步成詩」有押韻效果。

成語出處

「七步成詩」出自南朝宋時期的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文學》。故事描述的是魏文帝曹丕(東漢末年至魏朝初期的君主)對其兄弟東阿王曹植的才華測試。曹丕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內即興創作一首詩,以此來評判他的才智。這源自曹植面對殺機時,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詩句來應對,表現了他非凡的文學才華和臨危不亂的才思。

成語典故

有一次,曹丕因為嫉妒曹植的才華,想考驗他的機敏。曹植在聽到哥哥要他在七步之內完成一首詩的要求後,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這首著名的《七步詩》。詩中,他以日常煮豆為喻,將自己和兄長比喻為同根的豆莖,暗指他們本為同胞兄弟,卻因政治權力的爭奪而產生嫌隙。曹植的這首詩不僅顯示了他的文學才情,也展示了他敏銳的洞察力和即興創作的能力。

成語:七步成詩

一、成語語法

“七步成詩”這個成語源自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才子曹植的故事,是一個動賓短語,其中“七步”表示極短的時間,而“成詩”則指在這種短時間內完成詩篇創作。在語法上,它強調的是在極快的時間內表現出卓越的文學才華。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才思敏捷,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構思並創作出優美的詩篇。

二、成語結構

“七步成詩”由兩個部分組成:定語:「七步」,數量詞作為定語,描述創作時間之短。謂語:「成詩」,表達主語(曹植或其他才子)在特定情境下完成詩篇的行為。其結構形式為:定語 + 謀述式主謂結構(表示行為結果)。例如:他的才情真是驚人,竟然能在七步之內完成一首詩。

三、成語用法及範例

1. 用法示例
– 形容才華橫溢:曹植在宴席上面對哥哥曹丕的刁難,七步之間便吟出千古名句,真可謂「七步成詩」,令人歎為觀止。
– 比喻快速應對:在激烈的辯論中,他總是能夠迅速構思出有力的論點,讓人見識到他的「七步成詩」之才。
– 褒義用法:這個年輕人學習能力強,閱讀一篇文章後就能「七步成詩」,展現了他的非凡才智。

2. 範例句子
– 經過一夜的苦思,他終於在黎明時分「七步成詩」,完成了這篇感人肺腑的小說。
– 面對突如其來的考題,他不慌不忙,輕鬆寫下一篇「七步成詩」,獲得了老師的高度讚賞。
– 在那場即興表演中,她脫口而出的「七步成詩」,充分展示了她的才情和臨場發揮能力。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