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豎為虐

成語辨析

近義詞:

1. 形容病情極度惡化: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垂死掙扎

2. 比喻困境無法解脫:勢如累卵、窮途末路、絕境難逃

反義詞:

1. 妙手回春、起死回生:形容醫術高超,能起治療作用

2. 起色可觀、康復有望:表達病情逐漸好轉或治療效果顯著

押韻詞:

災難橫行、醫術精良

生機勃勃、病症消亡

成語出處

“二豎為虐”這個成語源自《左傳·成公十年》,記載於春秋時期,公元前581年,當時的晉國國君晉景公因長期患病,向鄰國秦國求助醫療。秦國的名醫緩被派遣前往治療,但在緩未到達之前,晉景公做了一個夢,夢見兩個小孩,他稱之為“二豎”,在夢中這兩個小孩對他表示,醫生雖然出色,但他們已躲藏在身體的膏肓部位,也就是心臟與隔膜之間,暗示病入膏肓,無法治愈。

成語典故

據說在夢中,一個“豎子”對景公說:“那位醫生技術高明,我們怕他會傷害我們。”另一個豎子則回答:“我們現在藏在膏肓之上,膏之下,任何藥物和治療手段都無法触及我們。”膏肓是古人認為醫術無法治療的部位,現代醫學則不認同此說法,膏肓主要指心包和隔膜之間的脂肪組織。這個夢讓晉景公意識到自己的病情已無法挽救,即使名醫在手,也無濟於事。

當緩醫生來到晉宮後,為景公診脈,確認了他的預感,惋惜地表示病情已到達無法救治的地步。因此,這個故事用“二豎為虐”來形容病情嚴重,已經超出人力所能挽回的程度,成為後世形容病情不可救的典故。

識別與應用

這個成語通常用於描述一個人的生命垂危,或是某種情況已經到了無法改變的極端。在日常語言和文學作品中,它可以用來強調問題的嚴重性和解決的困難性。例如:“他的健康狀況已到了二豎為虐的程度,醫生們束手無策。”或者“公司的財務危機如同二豎為虐,隨時可能崩潰。”

成語:二豎為虐

一、成語語法

“二豎為虐”這句成語源自於古代中國,具有固定的語法結構。它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二豎」和「為虐」。這裡的「二豎」通常被理解為惡劣的小人或者兩個行為乖張之人,而「為虐」則表示他們做出傷害他人或行兇作惡的事。整體而言,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兩個卑鄙無恥的人相互勾結,進行殘忍的行為。

二、成語結構

1. 主題詞: 二豎
2. 動作詞: 為虐
3. 關係詞: 無明確的關係詞,但暗含「互相」或「共同」之意
4. 修辭手法: 比喻或暗示,將兩個人比作惡意的行為者
成語的結構形式簡單,卻蘊含強烈的批判意味,表達了對這種行為的譴責和憎惡。

三、成語用法

1. 主謂結構: 一般作為評價或描述事件的定語,用於句子中,如:「這兩個二豎為虐,無惡不作。」
2. 比喻修辭: 可以將其視為隱喻,用於強調某人的行為如同二豎為虐,例如:「他的行為真是讓人感到二豎為虐,毫無道德可言。」
3. 用於論述或故事中: 在文章或故事中,可以用來描繪反派角色的恶劣行徑,如:「在這個小鎮上,因為兩個二豎為虐,居民們的生活苦不堪言。」

範例

– 甲乙兩奸侫勾結,彼此間二豎為虐,無所不用其極地剝削窮困百姓。
– 他對待同僚陰險狠毒,簡直就是二豎為虐,讓人不寒而慄。
– 在那個戰亂年代,軍閥們二豎為虐,百姓的日子過得水深火熱。
總體而言,「二豎為虐」這句成語以精煉的形式表達了兩個壞人的惡劣行徑,常見於文學作品和日常談話中,用來警示世人警惕這樣的行為。它的語法結構清晰,用法多樣,是中文中對不良行為進行批評的有力工具。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