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文章大綱:

成語辨析

1. 近義詞:
– 一切就緒:表示所有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只待著行動或某個條件的到來。
– 萬事俱全:形容準備得非常完善,沒有遺漏。
– 靡費心機:形容事前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和安排。

2. 反義詞:
– 一無所備:什麼都沒有準備,處境空虛。
– 束手無策:對眼前的情況毫無頭緒,缺乏應對措施。
– 待時而動:指等待適當的機會再採取行動,與急躁行事相反。

3. 押韻詞:
– 落葉歸根,秋風蕭瑟;準備充足,成功可期。

成語出處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句成語源自明代小說家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原文出自第七十回,描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典故,當孫劉聯軍籌備攻擊曹魏時,諸葛亮已經安排妥當,只需等天公作美,刮起東風助戰。此句後來成為一個常見的成語,用以形容事情已準備就緒,只需要一個關鍵的外部條件或助力。

成語典故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深知曹操水軍強大,而自己的糧草不足,不足以硬碰硬。因此,他利用周瑜對曹軍的輕敵之心,策劃了一個聰明的計謀。他事先安排船只裝滿稻草人,並命士兵們在船上擂鼓呐喊,模仿攻打曹營的模樣。同時,他向周瑜預言三日內必有東風。到了第三日,果然東風大作,諸葛亮趁勢率船靠近曹軍,引燃稻草人,成功借得十萬支箭,解了燃眉之急。

這個故事不僅展示了諸葛亮的智謀,也揭示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句成語的深意。它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充分準備,考慮所有可能的變數,但同時也要相信機會和天時地利人和的力量,等待恰當時刻的到來。

成語語法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句成語源自中國古代戰爭策略和文學作品,其語法結構簡單明了,由兩部分組成:「萬事俱備」和「只欠東風」。這兩個短語並列,形成對比,強調準備已經非常充分,但還缺少關鍵的某個條件或因素。在現代中文中,這種語法用於形容某項工作或計劃接近完成,只剩下最後一個重要環節或期待的條件。

成語結構

– 主詞:通常省略,因為成語作為插入語,可直接插入到句子中。
– 語性詞:無固定詞性,但一般可視為狀語。
– 並列結構:「萬事俱備」與「只欠東風」並列,表達兩種相反或相輔相成的情況。
– 比喻成分:「東風」暗喻助力或有利條件,通常不具實質意義,而是象徵性的。

成語用法

1. 正面應用

– 當你描述一個項目或行動已經準備就緒,只需等待某個關鍵時刻或條件時,可以使用這句成語,如:「我們已經籌備了幾個月,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等市場開拓了。」

2. 比喻意義

– 在某些情境中,「東風」可能指代機會、支持或有利因素,比如企業創新,說「技術革新已畢,只欠東風,一旦獲得投資,就能迎頭趕上競爭對手。」

3. 諷刺或幽默

– 在諷刺或幽默場合,可能會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偏偏東風不至,讓人哭笑不得」,表示事情進行順利,但就是缺最後一哆嗦。

4. 引申義

– 成語也可引申為生活中需要的某種轉折點或催化劑,例如「學業已近尾聲,只待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通過試卷來實現夢想」。

範例:

– 他的報告已經做得完美無瑕,只等公司領導的批准,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啊。
– 組織活動時,設備都安排好了,就是天氣問題一直不確定,感覺就像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