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皆休

成語辨析:

近義詞:

一了百了大功告成萬事俱備畫龍點睛無憂無慮太平盛世

反義詞:

事與願違一波三折風雲變幻危機四伏紛紛擾擾

押韻詞:

沒有特定的押韻詞,因為成語本身並不符合中文詩歌的押韻規則。但是,如果要找相近韻腳的詞,可以考慮「休止符」、「皆無愁」等。

成語出處:

此成語最早見於明代小說家施耐庵所著的《水滸傳》第八十四回,原文為:“宋江兵若不來,萬事皆休。若是那夥蠻子來時,小將自出去與他相敵。”這裡描述的是宋江率領的梁山好漢在對抗強敵時,如果援軍到來,局勢就安定下來,否則一切努力都將化為烏有。

成語典故:

在《水滸傳》的情境中,宋江的隊伍面臨困境,只有宋江的援軍到來才能確保勝利或者和平。如果援軍不到,那麼所有的努力和計劃都將歸於失敗,一切努力都顯得沒有必要,因此用“萬事皆休”來形容這種結果。這個成語強調的是結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關鍵轉折點上,如果沒有預期的好轉,之前的辛勤工作都可能前功盡棄。

詞義與用法:

「萬事皆休」常被用來形容事情的結局已經無法挽回,或者是指某項任務完成後,所有的工作都已完成,可以安心休息,沒有後顧之憂。它也可以用來表達對某種情況的絕望或者悲觀態度,認為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改變糟糕的局面。

萬事皆休的成語語法與結構分析:

成語語法:
「萬事皆休」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性的短語組成,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通常用於描述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指望或者到了極致的糟糕狀態。在語法上,它屬於連接式的成語,由「萬事」(形容事情的多樣和複雜)和「皆休」(一切都停止、結束)兩部分組合,表達的是極度的失落或絕望。

成語結構:
– 「萬事」:這個詞組指的是許多的事情,泛指生活中各種不同的事物。
– 「皆」:這個字有“全、都”的意思,加強了「萬事」的廣泛性,表明所有的事都不幸。
– 「休」:這個字源自古漢語的「罷休」、「止息」,在此處表示事情到了無法繼續的地步,有終止、結束的意思。

成語用法(範例):
1. 人生遭遇挫折時,他感到萬事皆休,對未來失去了信心。
在這個例子中,「萬事皆休」用於形容人在困難時期對生活的失望和絕望感。

2. 身患重病的老人,看到兒子遠赴他鄉打工,家務又堆積如山,不禁歎道:“這日子真是萬事皆休啊!”
這裡的「萬事皆休」則表現出老人對於生活困境的無力感。

3. 聽到公司被併購的消息,老闆長嘆一聲:“這下我們辛苦建立的公司,真可謂是萬事皆休了。”
成語在此處用於形容事業的徹底失敗。

4. 面對家庭破碎和經濟困境,她感到整個世界彷彿萬事皆休,無法再尋求希望。
這個例子中,「萬事皆休」強調了個人情感上的崩潰和絕望。

發佈留言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