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齿徒长
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马齿徒长
读音(发音): mǎ chǐ tú zhǎng
详细解释(意思):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出处(典故): 《穣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示例: 张太经说‘今日承蒙垂青,得与将军联宗,不胜荣幸。大经碌碌半生,~,怎好僭居兄位!’★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九章
马齿徒长成语接龙
长久之计
长乐未央
长亭短亭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长傲饰非
长吁短叹
长吁短气
长命富贵
长命百岁
长嘘短叹
长夜之饮
长夜漫漫
长夜难明
长安少年
长安居大不易
长安棋局
长安道上
长年三老
长年累月
长幼尊卑
长幼有叙
长幼有序
长往远引
长念却虑
长恶不悛
长恶靡悛
长戟高门
长才广度
长才短驭
长揖不拜
长斋礼佛
长斋绣佛
长春不老
长材小试
长材茂学
长枕大衾
长枕大被
长林丰草
长歌当哭
长此以往
长江后浪推前浪
长江天堑
长治久安
长生不死
长生不老
长生久视
长目飞耳
长眠不起
长算远略
长篇大套
长篇大论
长篇累牍
长绳系日
长绳系景
长舌之妇
长虑却顾
长虑后顾
长虑顾后
长虺成蛇
长蛇封豕
长街短巷
长袖善舞
长计远虑
长话短说
长谈阔论
长辔远御
长辔远驭
长途跋涉
长颈鸟喙
长风破浪
长驱深入
长驱直入
长驱直进
长驾远驭
长鸣都尉
成语"马齿徒长"逐字解释
"马"字解释: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 的绳子);马褐(马 马(駌)mǎ ⒈家畜。耳小直立,面长,颈上缘有鬃,尾巴有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等。皮可制革。 ⒉通"码"筹~。 ⒊同类中比较大的~蜂(比蜜蜂大)。~勺(大勺)。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⒑[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胜利了。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
"齿"字解释:齿 (象形。甲骨文,象嘴里的牙齿,象形字。战国文字在上面加了个声符止”,成为形声字。小篆同。本义牙) 同本义 男以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大戴礼记·易本命》 发堕齿槁。--《素问·上古天真论》。注齿为骨余。” 又如齿吻(齿及唇);齿颊(牙齿与脸颊) 排列如齿状的物品 齿革羽毛。--《书·禹贡》。传象牙也。” 又如锯齿;梳齿;羊齿(一种植物) 指年龄 齿路马有诛。--《礼记·曲礼》。注数年也。” 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礼记·文王世子》 退 齿 chǐ ①人或某些动物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通称牙或牙齿。 ②呈齿形的东西锯~。 ③年龄~迈(年老)。 ④说到;提及何足挂~。 【齿及】说到。 【齿冷】耻笑;讥笑令人~。 【齿轮】周边均匀分布着许多齿的轮子,是机器上最常用、最重要的零件之一。 【齿鸟类】〈生〉古代鸟类。有牙无翅,脚发达。化石多在白垩纪土层中发现。 齿(齲)chǐ ⒈门牙,泛指牙齿唇~相依。唇亡~寒。犬~。臼~。 ⒉排列像齿状的东西~轮。钢锯~。 ⒊年龄年~。马~徒增(马齿马牙齿随年龄的增长而增添。〈喻〉自己年龄增长了,但学问未长,事无成就,白白地度过了日子)。 ⒋提及,说到~及。挂~。不足~数。为人所不~。 ⒌〈古〉并列,排列百官以此相~。 ⒍〈古〉录用循名责实,虚伪不~。
"徒"字解释:徒〈动〉 (形声。从辵,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徒,步行也。--《说文》 我徒我御。--《诗·小雅·黍苗》 君子耆老不徒行。--《礼记·王制》 徒递来告。--《国语·吴语》 无徒骥于锱坛之宫。--《庄子·徐无鬼》 败其徒兵于洧上。--《左传·襄公元年》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 贲其趾,舍车而徒。--《易·贲》 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徒徙(无舟船乘载而徒步过水);徒跣(赤足步行);徒践(赤足步行);徒杠(供徒步行走的小桥);徒负(徒步负荷);徒行(步行; 徒tú ⒈步行~行。~步。〈引〉步兵帥~以往(帅率领)。 ⒉空,白白地~手。~劳。马齿~增。 ⒊只,仅仅~托空言。家~四壁。 ⒋跟师傅学习的人学~。尊师爱~。 ⒌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党。信~。教~。 ⒍人(多指坏人)聚~。赌~。暴~。 ⒎刑罚无期~刑。有期~刑。
"长"字解释:长 chang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时间久